细菌性结膜炎是眼科门诊较为常见的眼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引起,如果出现眼红、眼痒、烧灼感、异物感、刺痛感、流泪、结膜囊内有粘性或粘脓性分泌物等症状,需要及早治疗,以免进一步加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治疗细菌性结膜炎,常用滴眼药水、涂眼药膏的方法,如果分泌物较多,还可以在用药前先冲洗结膜囊。但若是治疗不恰当,不单加重病情,还会增加经济负担。因此,选择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滴眼液剂型,颇为重要。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例(共眼)细菌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诊断后,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每天4次,每次2滴,每次滴眼药后,嘱患者闭眼并压迫泪小管5min;对照组给予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用法用量同观察组。
1.3观察指标①将治疗后转归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基础分泌试验达到正常水平,症状显著改善;有效: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基础分泌试验改善,但未达到正常范围,症状有所缓解;无效:症状、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基础分泌试验等情况均无改善。细菌性结膜炎治疗转归率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
②测量泪膜破裂时间(BUT)。
③检测泪液基础分泌量。
1.4统计分析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给予t检验,计数资料(%)给予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转归率相比较两组转归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P<0.05)。如表1。
2.2治疗前后BUT、泪液基础分泌量比较两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基础分泌量,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2.3两组症状消失时间、疾病治愈时间相比较两组状消失时间、疾病治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细菌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部感染的疾病,任何人群、年龄段均可感染,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对工作、学习、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急性结膜炎多在春季和夏季发病,由于感染途径较多,再加上高温环境下致病菌较活跃,容易增加急性结膜炎发病率。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属于第3代喹诺酮类抗生素,是氧氟沙星的左旋光学异构体,其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2倍。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抗菌谱较宽,且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均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尤其对大多数肠杆菌科细菌较为敏感。它可迅速进入细菌细胞内,通过抑制细菌拓扑异构酶Ⅳ和DNA旋转酶(均为Ⅱ型拓扑异构酶)的活性,阻碍细菌DNA复制而达到抗菌作用,且具有高效,广谱、安全、药效持久等优势,和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疗效显著,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细菌性结膜炎。
本研究中,观察组转归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BUT和泪液基础分泌量有明显差别。观察组BUT短,泪液基础分泌量较多,经过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后,眼表各种细胞及基础分泌腺结构及功能恢复较快。
综上所述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加速治愈,使眼表结构功能快速恢复。
更多精彩,请大家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