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光这个诗情画意的名字能让人产生很多丰富的联想,关于它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很久以前,山里一户人家生了两个漂亮的女儿,哪儿哪儿都好,就是眼睛看不清,还老是红肿流泪,老两口求访了许多名医都治不好。终于遇到一位云游的仙人告诉他们,用林间的一种黄色小花煮水,用这个水蒸气来熏蒸眼睛。不仅治好了两个孩子的眼疾,而且使她们的眼睛变得又大又亮,能看到千里之外的东西,从此以后,人们就把这种黄色的小花叫做“千里光”了。
千里光,又称九里明、黄花母、九龙光、九岭光。多年生的攀援草本,高可达2~5米,为菊科草本植物,常生于山坡、疏林下、林边、路旁、沟边草丛中。我国主要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等地区。
根状的木质茎,较粗壮;曲折多分枝;前端的新枝紫红色,成熟后渐变为深绿色;有微毛,后来逐渐脱落。
叶片互生,长披针形或长三角形,边缘有不规则缺刻状齿裂或微波状或近全缘,两面有不太明显的稀疏柔毛,叶柄较短。
头状花序顶生,排列成伞房花序状;
周围舌状花黄色,长椭圆形,中央管状花黄色,红色,上部自然卷曲,颜色搭配也非常可爱,让人想起头上短短卷毛的歪果小北鼻。
不仅颜色鲜艳,想必花蜜一定也十分香甜,好几只蜜蜂已经围着这一丛花飞来飞去半天了。原来蜜蜂在一朵花上采蜜的时间真的很短,估计也就几秒钟的样子,还没等我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来定格它们专注工作的样子,就又朝着下一朵花飞去了。
瘦果圆柱形,被柔毛;冠毛白色,花期10月到第二年3月,果期2~5月。
全年均可采收它的地上部分,除去杂质,阴干即可得到中药千里光。其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明目,止痒等功效。治疗急性、亚急性结膜炎、沙眼确有传说中的功效,只不过没有千里那么夸张啦!
民间有俗语称”一人识得千里光,全家一辈子不生疮!“,除了治疗眼疾,治疗皮肤病瘙痒、湿疹的疗效在各种民族医药史中也早有文献记载:治痈疽疮毒用千里光(鲜)50克,水煎服;另用千里光(鲜)适量,水煎外洗;再用千里光(鲜)适量,捣烂外敷。
现代科技手段已将其提取物融入香皂制造工艺中,让我们不用费时又费力地煎汤熬药,就能轻轻松松获得药浴的美肤健肤、止痒祛湿的效果。果然跟千里明月光一样,惠及大众,普度众生啊!(嗯嗯,好像有点扯远了)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与现在报道的菊三七类似,千里光属植物多含肝毒吡咯双烷生物碱,其急、慢性中毒可引起肝脏的肝窦阻塞综合症、肝巨红细胞症或肝纤维化。所以内服还是要注意用量和时间的控制,以免造成肝脏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