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为主,防控先行春季儿童常见传染病

春季儿童常见传染疾

病预防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气温逐渐回升,但天气多变,

“倒春寒”不按常理出牌、

忽冷忽热、让人猝不及防,

极易引发呼吸道传染病。

小太阳礼仪幼儿园在此提醒大家,在新冠肺炎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除做好保暖外,还应注意预防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手足口等传染疾病。

☉流行性感冒(不用解释,就是流感)

☉麻疹(请问疫苗打了么亲)

☉水痘(感染后,约2周后发病......)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

☉猩红热(大多数患儿表现为急性起病,重者体温可升到39℃~40℃...)

01流行性感冒

是什么?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是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为主,

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患儿发病后1~7天均具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临床表现

流感与普通感冒两个疾病的名称和症状是有部分类似的,很容易混淆,具体判断家长可根据下表进行对照:

注明:尤其红框内的信息,更容易帮助家长做初期的判断。请务必带孩子及时就医!

所以,除了打喷嚏、流鼻涕外,当孩子出现以下症状,家长就要注意他是不是得了流感:

1、一般表现为急性发病,有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畏寒,一般持续2~3天;

2、全身中毒症状重,如乏力、头痛、头晕、全身酸痛;

3、常有咽痛,而咳嗽、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轻;

4、少数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等表现。

婴幼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可出现高热惊厥。

在儿童中,流感病毒引起的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及胃肠道症状较成人常见。

所以,在了解感冒和流感在临床症状上都有哪些差别后,在孩子出现相关症状的时候,我们才可以尽早地进行甄别。

小贴士:如何正确测量体温

1.腋下测温最准确;

2.选择合适的温度计,以水银体温计的度数为标准;

3.多次测温时,要用同一部位的体温去对比才有意义。

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2、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

3、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锻炼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5、由于春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如有传染病的情况,应立刻采取隔离措施,以免范围扩大。

6、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02

麻疹

是什么?

麻疹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全年均可发生,

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传播途经

人群普遍易感,

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者,

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

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病愈后有持久免疫力。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发病前2天到皮疹出现后5天都具传染性,

主要是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传播,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临床表现

1、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主要表现发热、咳嗽、打喷嚏、流涕、眼皮发肿、流泪、怕光、口腔内出现白点(柯氏斑);

2、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

3、通常2-3天内皮疹扩散到全身,维持4-7天;

4、随后皮疹开始消退,脱屑、留下褐色斑痕,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麻疹患儿可并发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少数合并心脏损害,如在出疹后2~5天再次发热,头疼、嗜睡、惊厥等症状,应警惕麻疹脑炎。

预防措施

1、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

2、按时接种麻疹疫苗。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

4、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03

水痘

是什么?

水痘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

1-14岁为高发年龄。

水痘传染性强,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传播途径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

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染。

人体感染水痘病毒后,

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后发病。

临床表现

1、患儿可出现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下降等症状,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损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疱疹→结痂→脱痂的演变过程;

2、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即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3、黏膜亦常受侵,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门等处;

4、在为期1~6日的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脱痂后不留瘢痕;

5、水疱期痛痒明显,若因挠抓继发感染时可留下轻度凹痕;

6、水痘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但个别患儿在病程后期可并发脑炎。

预防措施

1、要隔离患儿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避免与其他儿童进行接触。对已接触的易感儿,要实行检疫3周。

2、注意房间通风换气,保持空气的流通。

3、对孩子使用的物品,要定期采取洗、晒、烫、煮、烧等方式进行清洁、消毒。

4、接种疫苗。接种水痘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因水痘具有免疫时间超长的特点,只要感染过一次,几乎就不会再发生。所以建议家长们都带孩子去疾控中心接种疫苗。

04

流行性腮腺炎

是什么?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冬春季容易发生。

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临床表现

1、大多数患儿急性起病,有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可伴畏寒、咽痛、头痛、肌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症状;

2、数小时后腮腺肿痛,逐渐明显,腮腺肿痛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

3、局部皮肤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轻微触痛,张口、咀嚼(尤其进食酸性饮食)时疼痛加剧;

4、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腮腺肿胀3~5天到达高峰,7~10天逐渐消退,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被累及。

腮腺炎可并发脑膜炎、心肌炎、睾丸炎或卵巢炎等,少数患儿出现听力损害。

预防措施

1、在腮腺炎流行时,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去,更不要与已患有腮腺炎的孩子一起玩耍或聚会。

2、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注射疫苗进行预防,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05

手足口病

是什么

由EV-71、CV-A16、CV-A6等,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严重合并症,病情进展快,导致死亡。

主要传播途径

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

也可经飞沫、咳嗽、打喷嚏等方式传播

主要症状

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

预防措施

1、6个月-5岁的孩子可以接种EV71疫苗。

2、卧室经常通风,保持室内卫生。

3、勤晒衣被,勤快洗手。

4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儿及其粪便。

06

猩红热

是什么?

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人群普遍易感,5-15岁为高发年龄。

传播途径

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临床表现

猩红热大多都起病比较急,畏寒、发热,伴有头痛、咽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咽红肿。在病程大约一到两天就会出现皮疹,皮疹一般先从耳后、颈部和上胸部开始,大多数一天内就可以蔓延到全身。皮疹是比较典型的,它的特征是在全身皮肤充血发红的基础上,散布着针尖大小的、密集而且均匀的、点状的充血性的红色的皮疹,同时伴有“口周苍白圈、草莓舌”等。

其他症状

畏寒、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部分婴儿可出现谵妄和惊厥。

预防措施

1、药物预防

无论是幼儿还是大人,只要与猩红热患者有过密切接触,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赶快服药预防。2、增强免疫力

平时可以多到空气清新的室外散步跑动,合理安排饮食。3、通风和消毒猩红热是经由空气飞沫传播的。一定要经常保持居室内空气新鲜,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流行时期,不带宝宝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4、切断传染源

猩红热的传染性极强,但目前尚还没有疫苗预防,因此应注意切断传染源。猩红热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的。流行期间,不要带小儿到公共场所,出门要带口罩,是预防猩红热的关键。

温馨提示

1.预防接种:计划性预防接种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方式,疫苗是阻击各种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2.科学穿衣:初春不要急着脱去冬装,尤其要注意脚部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和体质情况,适时增减衣服。

3.开窗通风: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让室内的空气流动起来,新鲜空气能够去除过量的湿气和稀释室内污染物,以减少患病的机会。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

4.勤洗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5.坚持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因为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还提高皮肤调节温度的能力,维护淋巴系统的功能,从而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6.平衡营养:偏食挑食的孩子最容易发生免疫力下降,要想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合理、均衡营养非常重要。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增加含钙量丰富的鱼虾、豆制品,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注意蔬菜水果的摄取,适当搭配粗粮和杂粮,避免高糖分、高脂肪和油炸食品。

7.保证睡眠:晚间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不使孩子过度疲劳,充足的睡眠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抗疾病。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

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

切实切断传播途径

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就能有效的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为了孩子们的健康,让我们一起努力!

END

联系方式

总园

--(王老师)

--(郑老师)

总园


转载请注明:http://www.pswth.com/kfyy/11990.html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