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分享结膜病的诊疗规范2nb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一、定义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acutecatarrhalconjunctivitis)俗称“红眼”或“火眼”,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流行性眼病。发病有季节性,夏、秋两季多见,多双眼发病,其主要特征是发病急,结膜明显充血,有脓性或粘液脓性分泌物,有自愈倾向,病程多为2—4周。

二、病因

常见的致病菌为kochweck杆菌、肺炎双球菌、流行性感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可见到。后两种细菌平常寄生于结膜囊内,不引起结膜炎。但在其他结膜病变及局部或全身抵抗力降低时有时也可引起急性结膜炎的发作。细菌可通过多种媒介直接接触结膜。其在公共场合、集体单位如幼儿园、学校及家庭可迅速蔓延,导致广泛流行。特别是在春秋季节,各种呼吸道疾病盛行,结膜炎致病菌有可能经呼吸道传播。

三、诊断

(一)临床表现

1.自觉患眼刺痒有异物感,严重时有眼睑沉重感及畏光、流泪、烧灼感。

2.有时因分泌物附着在角膜表面瞳孔区,造成暂时视物不清,冲洗后即可恢复视力。

3.眼睑肿胀,睑、球结膜明显充血呈鲜红色,以睑部及穹隆部结膜最为显著。

4.有大量脓性或粘液脓性分泌物,严重者在结膜面可有假膜出现,又称伪膜性结膜炎。

5.结膜下出血球结膜下散在点、片状出血。

6.角膜并发症主要是由kochweck杆菌引起。表现为卡他性角膜边缘浸润及溃疡,病变开始呈浅层点状浸润,以后浸润互相融合,遗留云翳。

(二)实验室检查

1.细菌学检查分泌物涂片或结膜刮片可分离发现致病菌,必要时可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2.细胞学检查分泌物涂片或结膜刮片可见多形核白细胞增多。

(三)鉴别诊断

1.急性充血性青光眼睫状充血或混合亢血。角膜雾状混浊,瞳孔散大,眼压急剧上升,视力急剧下降,眼胀痛伴同侧头痛、恶心、呕吐。

2.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睫状充血,愈近角巩膜缘愈明显,角膜后有沉着物,前房闪辉阳性,晶状体前囊有色素或部分虹膜后粘连,视力障碍。

3.病毒性结膜炎有水样分泌物,常合并结膜下出血,耳前淋巴结肿大,睑结膜有滤泡形成,角膜常有点状浸润。

四、治疗

在发病早期和高峰期作分泌物涂片或结膜刮片检查,确定致病菌,并作药敏试验,选择有效药物治疗。一般病程晚期细菌学检查阳性率较低。保持局部清洁,不遮患眼,及时彻底控制感染,防止复发和交叉感染。

(1)冲洗结膜囊:对分泌物多的患者,可用1:—1:升汞液、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若分泌物不多,消毒棉签蘸上述溶液清洁眼部。

(2)1%硝酸银涂擦睑结膜面,然后用盐水冲洗。

(3)局部选用眼药水(膏),如0.25%氯霉素、O.3%氧氟沙星、0.5%林克霉素或10%—15%磺胺醋酰钠等,每l—2小时1次,睡前用0.5%四环素、0.5%土霉素眼膏或o.5%红霉素眼膏涂眼,防止眼睑粘着,同时使药物在结膜囊内保留较长时间。在并发角膜炎时,应按角膜炎处理。

治疗要及时、彻底,防止复发。

慢性卡他性结膜炎

一、定义

慢性卡他性结膜炎(chroniccatarrhalconjunctivitis)为常见眼病,多双眼发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结膜慢性炎症。

二、病因

1.感染因素可为急性结膜炎未彻底治愈转变而来,或因致病菌数量少,毒力较弱而同时机体抵抗力较强,致使病变呈慢性迁延状态。常见的致病菌有莫—阿双球菌、卡他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链球菌等。

2.非感染因素①不良环境刺激,如风沙、灰尘、强光和有害气体刺激等。②眼部刺激如:倒睫、慢性泪囊炎、泪道阻塞等。③长期使用某些刺激性药物。④与屈光不正、睡眠不足、烟酒过度及刺激性饮食也有关。

三、诊断

(一)临床表现

本病患者的自觉症状轻重不一,因人而异。

1.主要症状为患眼痒、干涩感、刺痛、异物感、眼睑沉重及视力疲劳等,尤以晚间或阅读时明显加重。

2.睑结膜轻度充血,长期慢性炎症刺激者则出现睑结膜充血、肥厚、粗糙、有乳头增生,呈天鹅绒状。

3.有粘液性或白色泡沫样分泌物,量少,常聚集于眦部。如为莫—阿双球菌引起的炎症,常有口角充血、糜烂等症状。

(二)实验室检查

1.细胞学检查取分泌物涂片或结膜刮片可发现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2.细菌学检查取分泌物涂片或结膜刮片可发现致病菌。

四、治疗

首先应去除病因,改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消除不良卫生习惯,积极治疗倒睫、慢性泪囊炎、睑缘炎,矫正屈光不正等。可挤压按摩睑板,对睑缘分泌物的分解产物刺激睑板所造成的睑腺性结膜炎有一定疗效。

治疗可选用抗生素眼药水(膏)或磺胺类眼药水,每日4-6次,晚间可用抗生素眼膏。0.3%-0.5%硫酸锌眼药水对莫—阿双球菌有特效,亦可解除痒感,每日3-4次。

1.疗效标准治愈后不留瘢痕,不影响视力,病变只限于结膜,角膜不受累。

2.预后病程长,难以根治。

淋菌性结膜炎

一、定义

淋菌性结膜炎(gonococcalconjunctivitis)也称淋菌性脓漏眼或淋病眼,是由淋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极为剧烈的急性传染性化脓性炎症。可发生于成人,也可发生于新生儿。本病的主要特征是高度的眼睑、结膜充血水肿,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发病急,进展迅速,如治疗不及时,短期内可形成角膜溃疡,进而角膜穿孔,造成失明严重后果。近年来,此病在我国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二、病因

为淋病奈瑟菌感染所致,多因出生时通过患有淋菌性阴道炎母亲的产道时感染,成人多为自身感染。

三、诊断

(一)临床表现

1.有淋病病史或接触史。

2.发病急剧,眼睑肿胀,结膜高度充血、水肿,有大量脓性分泌物。

3.分泌物中可查到大量淋球菌。

4.常伴有角膜溃疡、角膜穿孔。

(二)鉴别诊断

眼—尿道—滑膜综合征:本病原因不明,有细菌、螺旋体、滴虫及病毒感染等学说,眼部表现主要为化脓性结膜炎,但较淋球菌者为轻.常并有色素膜炎(葡萄膜炎)。同时伴非淋菌性尿道炎及多发性关节炎。

1.由于角膜有穿孔的危险,应彻底检查整个角膜,排除角膜周边溃疡(尤其上半角膜)。

2.立即行结膜刮片革兰染色及常规培养加药敏。

四、治疗

1.用生理盐水、1:l高锰酸钾溶液或3%硼酸溶液冲洗结膜囊,开始可每5一l0分钟冲洗1次,以后逐渐减至每半小时至l小时1次,直至分泌物消失。单眼患者,冲洗时将头向患侧倾斜,以免冲洗液流入健眼。

2.可频滴O.25%氯霉素、0.1%利福平眼药水,红霉素、杆菌肽眼膏,也可用0.3%氧氟沙星眼药水(膏)等。出现角膜病变时应用阿托品滴眼液或眼膏散瞳,并使用氧氟沙星、妥布霉素滴眼液。

3.全身治疗:首选青霉素,可用青霉素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也可用头孢菌素或大观霉素,还可用氨苄西林等。小儿用青霉素可按

5万U/kg体重计算,肌内注射及静脉滴注。如角膜已受累,应用头孢抱曲松1g静脉推注,2次/日,根据病人对治疗的反应决定治疗时间。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可考虑环丙沙星mg,静脉推注,2次/日。喹诺酮类药物禁用于孕妇和儿童。

4.四环素或红霉素治疗可能发生的衣原体合并感染。

疗效标准

1.及时治疗,炎症消退后,睑结膜上遗留瘢痕。

2.角膜浅层受侵犯时,愈后留云翳;形成溃疡,愈后则留斑翳;若角膜穿孔,则留粘连白斑。

3.视力受影响或严重影响,甚至丧失视力,新生儿常成盲童。

预后

淋菌性结膜炎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如不及时治疗,常造成不良后果。

眦部结膜炎

一、定义

眦部结膜炎(angularconjunctivitis)主要通过接触传染,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结膜炎症,多双眼发病并伴眦部睑缘炎。

二、病因

1.莫—阿双球菌感染,也可为其他致病菌所致。

2.不良卫生习惯,理化因素刺激。

3.各种眼部慢性疾患。

4.屈光不正等均可诱发。

三、诊断

(一)临床表现

1.内、外眦部皮肤潮红、糜烂。

2.内、外眦部结膜充血,常与眦部睑缘炎并存。

3.发病时有眼痒,有粘液性或白色泡沫样分泌物,量少,常聚集于眦部。如为莫—阿双球菌引起的炎症,常有口角充血、糜烂等症。

(二)实验室检查

分泌物涂片或结膜刮片可找到莫—阿双球菌。

四、治疗

1.原则去除病因,消除各种不良卫生习惯和理化因素刺激,积极治疗各种慢性炎症,矫正屈光不正等。

2.治疗方法局部用抗生素或磺胺类眼药水,每日4—6次,晚上涂抗生素眼膏,0.3%硫酸锌液滴眼效果较好,每日3—4次。1%硝酸银眼膏涂局部,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每日1次,可连续3~5日,合并睑缘炎者,可加用维生素B2、复合维生素B。

该病病程长,难以根治,且易复发。

来源:高视远望









































鍖椾含鐧界櫆椋庢不鐤楃殑濂藉尰闄?
閾跺窛娌荤枟鐧界櫆椋庣殑鍖婚櫌



转载请注明:http://www.pswth.com/zlyz/3092.html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