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斌课题组在AgingUS发表创伤
程少为挂号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05703.html

GOODNEWS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康复医学科蔡斌课题组在《Aging-US》发表了题为“Macrophagemigrationinhibitoryfactoractivatestheinflammatoryresponseinjointcapsulefibroblastsfollowingpost-traumaticjointcontracture”的研究论文(期刊年影响因子5.)。

上海九院康复医学科张玉鑫硕士、陆沈吉博士分别为文章第一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获得九院基础研究助推计划(JYZZ,JYZZ)以及奉贤区科学技术委员会青年项目(1501)资助。这一成果是课题组在创伤后关节挛缩基础研究领域多年耕耘后取得的第一个突破性发现。该研究基于创伤后过度炎症反应诱发关节囊纤维化导致关节挛缩这一临床难题,通过构建大鼠膝关节创伤后关节挛缩模型,挖掘出多个潜在的分子干预靶点,对临床创伤后关节挛缩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创伤后关节挛缩(PTJC)是创伤或手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和康复治疗难题。过度炎症引起的关节囊纤维化是PTJC的中枢环节和致病基础。虽然临床已广泛使用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等分别干预PLA2和COX2介导的炎症反应,但由于疗效有限和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进一步寻找更有效的炎症干预靶标显得尤为重要。此外,传统认为创伤后的炎症反应主要来源于炎症细胞。近年来研究发现,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类型成纤维细胞也广泛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这在创伤康复领域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为此,蔡斌课题组围绕PTJC中炎症反应与纤维化的关系,尤其是成纤维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开展系列工作,通过构建课题组多年来自主改进的大鼠膝关节PTJC模型,探索PTJC后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的分子调控机制。

该研究证实了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可能是PTJC后关节囊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的核心调节剂。MIF/CD74轴能够促进关节囊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炎症反应,并且MAPK/NF-κB通路的激活是MIF发挥作用所必需的。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该研究对MIF诱导的成纤维细胞炎症模型进行mRNA测序分析,进一步确定脂质代谢紊乱可能主要介导MIF/CD74轴下游关节囊成纤维细胞的炎症反应,课题组接下来将深入探索脂质代谢调控关节囊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的潜在机制。

综上所述,这项工作将从MIF促进脂质代谢通路诱发关节囊成纤维细胞炎症反应这个新视点,揭示关节囊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分子调控机理,为PTJC的防治提供新思路与新靶点。

文章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pswth.com/kfyy/139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