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微课堂美兰机场高风险岗位疫情防控
北京中医青春痘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al/161211/5112761.html
      

                                              

美兰机场

高风险岗位

疫情防控培训

.08.06

根据《关于加强一线工作人员培训切实提高防疫规范性自觉性的通知》(局发明电〔〕号)文件要求,为进一步提高一线工作人员科学防疫的能力,切实增强员工疫情防控的规范性和自觉性,加强一线工作人员疫情防控培训工作,本期防疫微课堂组织学习《机场高风险岗位疫情防控培训》。

请各位参训学员务必认真学习

完成学习后,须参加考核

确保学员人人能够说对、做对!

      

                                              

一、机场高风险岗位范围

向上滑动阅览

1)国际进出港航班进入客舱、货舱及集装器等相对封闭空间作业的人员,货物消杀人员;

2)近距离接触机组及旅客的人员,直接接触货物及行李的人员,与四类人群(进入机舱人员、货物消杀人员、近距离接触机组及旅客的人员、直接接触货物及行李的人员)接触的行李小拖车驾驶员、平台车操作员和驾驶员、垃圾处理操作员、垃圾车驾驶员、污水处理操作员、污水车驾驶员、配餐车驾驶员;

3)直接接触冷链货物、高/中风险普通货物,冷链货物消杀人员;

4)其他需要进行三级防护(KN95/N95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一次性防护服、一次性医用丁腈/橡胶手套、一次性条形帽和一次性鞋套)的人员。

      

                

                                              

二、疫情防控知识及要求

1.疫情防控基础知识及报告要求

向上滑动阅览

1.1新型冠状病毒(-nCoV)属于β属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为3-7天;发病前1-2天和发病初期的传染性相对较强;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

传播途径:

主要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由于在粪便、尿液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当注意其对环境污染造成接触传播或气溶胶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或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持续时间尚不明确。

1.2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

发热(≥37.3℃)、寒战、咳痰、咳嗽

鼻塞、流涕、咽痛、头痛

乏力、气促、胸闷、恶心

呕吐、腹痛、腹泻

肌肉酸痛、关节酸痛、呼吸困难

结膜充血、其他

1.3密切接触者的相关定义

密切接触者

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

出现前2天开始

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

前2天开始

与其有近距离接触

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向上滑动阅览

密切接触者判定:

1.同一房间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

2.直接照顾者或提供诊疗、护理服务者;

3.在同一空间内实施可能会产生气溶胶诊疗活动的医护人员;

4.在办公室、车间、班组、电梯、食堂、教室等同一场所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5.密闭环境下共餐、共同娱乐以及提供餐饮和娱乐服务的人员;

6.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7.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1米内)人员,包括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人员、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

8.暴露于可能被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污染环境的人员;

9.现场调查人员评估认为其他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的人员。

1.4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

(简称次密接)定义

向上滑动阅览

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首次接触(病例发病前2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至被隔离管理前这段时间内,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第一次接触)至该密切接触者被隔离管理前,与密切接触者有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1.5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者的管理

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者

应当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对于特殊人群可采取居家医学观察

应当加强指导和管理

严格落实居家医学观察措施

1.6一般接触者定义及管理

定义:

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

和无症状感染者在乘坐飞机

火车和轮船等同一交通工具

共同生活、学习、工作以及

诊疗过程中有过接触

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

一般接触者管理:

一般接触者要做好登记

并进行健康风险告知

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

腹泻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1.7什么情况应穿防护服

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

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的传染病患者

接触经空气传播

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

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

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

      

                                              

三、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规范

3.1穿防护服

第一步:洗手

第二步:戴一次性隔离帽

第三步:戴N95口罩

第四步:戴第一层手套,穿防护服

第五步:戴护目镜

第六步:戴第二层乳胶手套

第七步:穿长筒胶鞋或者一次性防护鞋套

第八步:队员相互检查防护着装

3.2脱防护服

第一步:脱外层手套。(洗手)

第二步:摘下防护目镜。(洗手)

第三步:脱防护服、外层手套、鞋套。

第四步:脱一次性隔离帽。(手消毒)

第五步:脱内层手套。(洗手)

第六步:摘口罩。(洗手)

3.3穿脱防护用品的注意事项

向上滑动阅览

1、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6--8h,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2、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

3、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防护服可连续应用。

4、接触疑似患者,防护服应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更换。

5、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6、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应进行面部密合性试验。

3.4如何正确选择口罩

3.5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3.6N95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

3.7佩戴口罩注意事项

向上滑动阅览

1、佩戴口罩前必须清洁双手

2、口罩须紧贴面部,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3、有金属鼻夹的一端要固定在鼻梁上

4、一般情况下,口罩应每4小时更换当呼吸困难、渗湿、口罩有破损或扭曲、不能维持较好贴合脸部时,必须马上更换

3.8七步洗手法

清洁自已的手

清除手部污物和细菌

预防接触感染

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四、各类消毒技术

4.1安检、医务

地面清洁、值机人员个人防护

向上滑动阅览

1.佩戴口罩应紧贴面部,完全罩住口鼻。佩戴期间和摘口罩时,手不能触摸口罩外面,避免污染。口罩被分泌物浸湿或其他污染时,必须立即更换,更换前后均需进行手部清洁消毒。

2.一次性防护用品使用后应置于专用垃圾袋中,按照有害垃圾进行处理。对于接触国际/地区高风险航班旅客及其活动区域的工作人员,其产生的废弃一次性防护用品应放置于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中,扎紧塑料袋口后,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理。

3.使用含醇类消毒湿巾或快速手消毒剂,做好手部清洁消毒。当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和眼部。

4.打喷嚏或咳嗽时,尽量低头或转头避开周围人员,并用纸巾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5.在接触或处理污染物后,应先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再进行手部消毒。

6.对于可重复使用的护目镜,每次使用后应进行消毒干燥处理。如果护目镜带有防雾膜,应避免使用消毒剂擦拭,建议先清水冲洗后,在室内无人条件下,使用紫外灯消毒,保持近距直接暴露照射30min以上。

7.针对安检验证检查和人身检查岗位人员,应定期统一组织对工装进行高温蒸汽法消毒20-40min,或者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然后常规清洗。当应急处置时可用75%酒精擦拭或喷洒衣物表面消毒。

4.2环境清洁消毒人员防护标准

向上滑动阅览

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和长袖加厚橡胶手套、防护服、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或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防护面屏、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使用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时,根据消毒剂种类选配尘毒组合的滤毒盒或滤毒罐,做好消毒剂等化学品的防护。

4.3设备及环境消毒

向上滑动阅览

1.摆渡车

(1)消毒方法参考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公共交通工具消毒操作技术指南》(肺炎机制发〔〕13号)。

(2)每日停运后进行预防性消毒,采用擦拭或喷洒消毒法,对吊环、扶手、座椅等高频接触物表重点消毒,轮胎不用消毒。

(3)如搭载过可疑旅客,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终末消毒。

2.安检区域

(1)安检通道配备手消液。

(2)每日定时清洁消毒,根据人流量调整频次。

(3)每日运营结束后,对安检现场、垃圾桶等区域及设施进行湿式清扫,完成后进行全面消毒。

(4)对重点区域(如:验证柜台、行李整理区域、行李筐、手持金属探测器)和民航安检设施设备进行消毒处理。

3.垃圾桶

(1)加强垃圾分类回收和清理,及时清运,垃圾回收后用含氯消毒剂(mg/L)喷洒或擦拭垃圾桶。

(2)如发现可能具有传染性的污染废弃物时,应按照医疗废物集中处理。

4.机场公共区域

(1)按需对室内空气、公共环境及物表进行预防性消毒。根据人流量大小,按不同频次对高频接触物表进行消毒。

(2)旅客聚集重点区域建议每天至少进行两次环境消毒。

(3)如发现疑似、确诊病例或可疑旅客,或发现呕吐物、血液等感染性体液时,需由专业人员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4)环境消毒操作规程,参考附录

      

                                              

四、一次性隔离衣穿、脱技能

防疫复训周期原则为每季度至少一次

各单位应根据防控需要、

风险评估、督导检查

等具体情况及时开展复训

请美兰机场各位学员

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pswth.com/ysbj/130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