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是人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关节。其主要的骨性结构有股骨内、外侧髁,胫骨内、外侧髁以及髌骨。这些结构能够稳定协调的工作,主要由膝关节周围的韧带以及软组织来维持,如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髌韧带;股骨内外侧髁与胫骨平台之间有半月板,亦可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
骨性结构我们可以通过膝关节正侧位片的X线片来了解:
股骨:是人体最长的骨,是身高的1/4,上端有球形的股骨头,与髋臼构成髋关节,下端有两个膨大,分为内侧髁、外侧髁。
髌骨:是全是最大的籽骨,位于膝关节前面,股四头肌(大腿前面的肌肉)腱内,上宽下尖,前面粗糙,后面有光滑的关节面与股骨两髁相关节。髌骨为大腿、小腿多块肌肉的附着点,股四头肌肌腱附着在髌骨上部,延长形成髌韧带,附着于胫骨粗隆。
胫骨:位于小腿内侧,是小腿的主要负重骨,上端有两个膨大,分别称为内侧髁和外侧髁,两髁上面与股骨两髁相关节。
腓骨:位于小腿的外侧,上端略微膨大,称腓骨头,其内上面为关节面,与胫骨相关节,腓骨在小腿的承重能力约人体的1/6,其余为胫骨承受。
韧带及肌肉,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图来了解:
髌韧带:位于膝关节前方,是股四头肌肌腱的延续,自髌骨下缘至胫骨粗隆。功能:从前方加固和限制膝关节的过屈。
前交叉韧带:位于膝关节内部,于胫骨髁间区的前部相连,至于股骨外侧髁内侧面的后部。伸膝时最紧张。功能:防止胫骨过度前移,限制膝关节过伸。
后交叉韧带:也位于膝关节内部,与前交叉韧带相互交叉,于胫骨髁间窝后部,至于股骨内侧髁外侧面后部,屈膝时最紧张。功能:防止胫骨向后移位。
胫侧副韧带(内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内侧面,起于股骨内侧收肌结节之下,止于胫骨内侧。功能:防止膝关节外翻。
腓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外侧面,起于股骨外上髁上方,止于腓骨头下方。功能:防止膝关节内翻,并与膝后外侧结构一起防止膝关节内翻和外旋。
半月板:位于股骨和胫骨之间,分为两个半月形的纤维软骨盘,称为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其内部混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为膝关节的缓冲装置,弥补膝关节面的不相适应,也可以起到润滑作用。
膝关节周围的产生运动的肌群:
屈曲:主要是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股薄肌、缝匠肌和腘肌。
伸直:主要是股四头肌。
内旋:半腱肌、半膜肌、股薄肌、缝匠肌。
外旋:股二头肌。
股二头肌:走行于大腿后部外侧浅层的厚实肌肉,附着于腓骨头,腓侧副韧带附着点的外侧。主要功能:1、膝关节:屈曲膝关节,半屈膝时可使小腿外旋;当旋转运动时固定膝部。2、髋关节:使髋关节伸直,尤其在膝关节伸直的状态。3、骨盆:在矢状面参与固定骨盆;使骨盆后倾。
半腱肌、半膜肌:附着点:近侧端:通过与股二头肌长头和半膜肌的共同肌腱,附着于坐骨结节的后面;远侧端:附着于胫骨内侧面的上部,缝匠肌的后方和股薄肌的下方。主要功能:1、屈曲膝关节;2、半腱肌和半膜肌(作用较弱)可使膝关节旋内;3、可以在膝关节旋转运动时稳定关节。4、伸直髋关节,尤其是当膝关节伸直时。
股四头肌:股四头肌是人体最有力的肌肉之一,它有4个头,分为四部分。分别称为股直肌、股外侧肌、股中间肌及股内侧肌。
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和髋臼上缘,止于经髌韧带到髌骨底和胫骨粗隆。主要功能:伸膝关节,屈髋。
股外侧肌:起自大转子和股骨粗线外侧唇,止于经髌韧带到髌骨底和胫骨粗隆。主要功能:伸膝关节
股中间肌:起自股骨干前面和外侧面,止于经髌韧带到髌骨底和胫骨粗隆。主要功能:伸膝关节。
股内侧肌:起干转子间线、股骨粗线内侧唇,止于经髌韧带到髌骨底和胫骨粗隆。主要功能:伸膝关节。
只有了解了膝关节,才能更好地知道问题所在,也知道应该怎样去保护他。想了解更多的膝关节知识就